- - - -
您的位置: 首页 > 介绍 > 媒体/Media

     本报美国诺克斯维尔今晨专电 (特派记者殷莹)到底是赢得奖杯重要,还是享受释放奇思妙想的过程重要?在美国举行的全球青少年创新思维大赛上,中国小选手的比赛心态、临场表现与外国小选手对比鲜明,发人深思。

   “中国孩子的心理包袱太重了,比赛时神经绷得很紧,完全失去了享受快乐和创新的过程。”一位北京教育工作者向记者表示。连日来,记者在美国田纳西州立大学的比赛现场看到了很多引人深思的台前幕后花絮。在A类题的挑战现场,有中国团队的孩子要将自制的小汽车滑向规定的得分区域。一个中国孩子释放手中的小汽车时方向有些跑偏,他当时就对自己的小失误感到很难过,不禁连连摇头。下场后,小男孩脸上写满了自责,而身旁的两个小队员似乎并不肯原谅他,从小声嘟囔到毫不掩饰地指责起队友。不仅如此,在赛场上,个别中国老师看到孩子发挥得不好,还冲上去帮忙,被裁判制止,有的甚至当场急得大哭。

而同样的情景上演时,记者却看到了外国孩子们轻松化解的温馨场面。有美国小队员表演时台词有失误,下场时,别的队员都凑过来抚摸他的头,做鬼脸逗他笑出来,孩子的老师也把他一下子举起来,大声告诉他“没关系,我们已经非常棒了!”最后,整个团队追逐嬉笑着走出了场地。

     这样两种不同的场面也引起了我国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一位中国教育工作者无奈地说,“在比赛期间组织了各种各样的节目和派对,但咱们的孩子大多只专注于比赛或比赛结果,只忙于彩排,错失了很多增长见识的机会。”

   “希望更多的中国孩子能够找到学习和发现的乐趣,能够增强团队合作精神,收获更多的阅历,其实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来自湖南某中学的一位老师说。

 

     新闻链接:http://epaper.jwb.com.cn/jwb/html/2013-05/29/content_9672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