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的位置: 首页 > 介绍 > 媒体/Media

在自信中成功“突围”:明年,我们美国赛场见!

DI中国区总决赛幕后:市八中学“男生班”闪亮登场勇夺 二等奖

 

    DI的LOGO“正方体”和“球体”,寓意需要学会的是从盒子里跳出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版摄影 记者 刘昕璐

                                                     

                                                                16.8克的竹结构却可承重295公斤。

    耶!我们赢了!取名“星辰队”、来自上海市第八中学“男生班”的7名队员,在11月份DI上海青少年创新思维竞赛上曾以高中组第一名的成绩晋级全国赛,经过周末在山东滕州中国区总决赛的激烈角逐,他们又以“结构类挑战题—无懈可击”全国二等奖的优异成绩,拿到了去美国参加国际赛的入场券。

    记者了解到,此次中国区总决赛中,上海总计有30支队伍挺进决赛,其中,还有一支来自真新小学、全部由外地来沪务工人员子女组成的参赛队,同样表现抢眼。其实,经过DI赛场的磨砺,大家都懂得一个道理,就像DI的LOGO一样,需要学会的是从盒子里跳出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赛落幕,人生却又是一个新的启航。本报记者 刘昕璐

    》故事1

    男生们证明了自己的出色

    上海市第八中学“男生班”7名队员组建的“星辰队”,凭一个仅重16.8克的竹结构挑战承重295公斤的杠铃片。当闭幕式上宣读到他们成绩的那一刻,他们欢呼雀跃,立刻通过QQ向“男生班”老巢报喜去了。

    根据赛制规则,在DI中国区获得一、二等奖及特别奖的团队将直接取得赴美参加明年5月全球总决赛的资格。“我们想去美国再赛一场!”赛前,学生们向本报记者透露的这一美丽梦想,如今终于化为现实。

    16.8克竹结构实现承重295公斤

    DI的比赛题目全球统一,早在9月初就已经发到学生手上,学生们需要根据题目自行组队,再设计出一个解决方案,与其他赛事不同,DI的题目极具开放性。

    以“结构类”比赛的题目“无懈可击”为例,在展板上只列出了题目的几个要点,比如“制作一个结构,所用材料必须从指定列表中选择;结果将接受承重测试,以及扭转力考验……”除此之外,比赛还规定了时间和材料花费,希望同学们在解题的过程中训练创意思维、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等多种能力。

    “在比赛中,我们从法国埃菲尔铁塔获得灵感,用竹子、线和胶水等制作了一个承重结构,别看只有16.8克,却承受了295公斤的重量和14次摆锤撞击。”队长张金杰明介绍道。说实在的,他还略有遗憾,由于比赛赛场给出的延伸杆高度限定,致使这个16.8克的“小结构”并没能完全发挥出实力,他们心里坚信,这个小身材的家伙完全可以承重千斤而不倒!

    “结构自重越轻,承重越重,那么,得分点也就越高。”因篮球打得倍儿棒而被同学取绰号叫“大C”的队友李梓赫补充道。据透露,小结构也能承受大重量不仅是结构本身搭建得好,团队配合更是十分重要。“施加重力时若一边重一边轻,受力不匀,那将对这种小结构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情景剧,展示“男生班”的生活压力

    科技与艺术相结合,是DI的又一魅力所在。由于技术比赛中还需要融入表演,于是,市八中学男生班的7名队员分工合作,4名学生给这个搭建结构上不断施加杠铃片并用外力撞击,另三名同学则给观众表演起情景剧——《男生班的压力》。

    上海市第八中学男生班是沪上首个“男子班”。开学至今,那些男孩在学习和校园生活中遇到了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等各个方面的压力,但他们有信心面对所有的压力。“那一个‘无懈可击’中我们制作的结构就好比是我们,承受得起那十几片的杠铃片的‘压力’,依然可以继续我们积极向上的高中生活。”张金杰明解释这个故事背后的寓意。

    记者在现场看到,情景剧从“压力”开始,作为男生班的成员,3名男生彼此相互交谈着、承受着、理解着,慢慢地化解着压力,通过书写“压力”表达心情,最终又消除“压力”两字,意味着他们能走出压力的阴影,找回自己,成功属于首个男生班!

    根据赛事要求,故事里要有一个“大转折”。此时,男生们的创意又来了——“当各方面的压力都呈现在眼前,我们要不畏惧,奋笔题书‘压力’两字(毛笔蘸着无色无味的液体,在白纸上书写,呈现红色字迹),通过我们之间的交流和相互的鼓舞,使‘压力’遁形(用无色无味的液体喷洒在纸上,红色的字迹消失)。”李梓赫表示,男生嘛,总会想出不少有趣的点子。

    “这是结合我们在化学课上所学的知识和化学教材中的实例,设计于我们表演中的一个场景。我们把原实验中带有微量危险性的溶液进行了修改,在网上购得较为安全的,对人体无害的显影液和消失剂,使我们整个的表演的安全性大大提高,并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团队在赛后向记者揭秘说,这个让一些观众看得啧啧称奇的“小把戏”无非是把过去所学的化学知识“生活化”了。

    扑克牌铠甲装,完全由男生们设计制作

    记者了解到,除了制作承重结构外,此次比赛的道具服装也是出自男生们之手,他们充分发挥创意,将扑克牌用绳子串起来做成“铠甲装”。背后一人贴一字,拼成“上海八中男子班”这一闪亮的名片。

    “根据每个队员的不同体型调节大小,最后再配上用竹子和软木塞构成的项链,形成一套扑克牌服装。该服装完全由学生设计和制作,虽说工艺有些简陋,但内含着他们的创意,符合DI的活动目标。”市八中学科技总辅导员刘俊说道。谈起这些参加学校“科技社”的男生班学生,刘俊忍不住竖起大拇指。

    “他们其实过去都没什么竞赛经验,但对动手都有兴趣。认真刻苦投入训练,学习也不拉下,这些男生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们的成长和突围。”刘俊说,这7名学生中,有2名成绩都已是年级前三的,而经过男生班的学习和锻炼,压力控制和时间管理,他们现在的学习积极性高涨,动手能力也大大提升,他们整个状态也更具自信了!”刘俊本身还是数学老师,对这几个不是自己班却“亲”似自己班上的男生欣赏有加。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些男生为了参加市赛和全国赛,每次训练到晚上6点半后大家做的第一件事情不是急着回家,而是掏出手机,给刘俊看他们拍下的数学难题,要老师教他们解题方法,“不找出答案不放我回家啊!”刘俊被这些男生上进认真的探究热情深深感动。

    学会时间管理,合理分配时间,素质教育的同时完全还能促进校内教育。在老师眼里,充满自信的“男生班”如今更加出色了。

    》故事2

    赛前5分钟赛车故障 临场应变摘下NO.1

    华育中学葫芦车神队此行战绩彪炳,不仅在此次团体挑战赛“技术类挑战题- 终极目标”中夺得全国初中组一等奖,还在即时挑战赛中斩获第一名。好成绩的背后,与临场的处境不变、顾全大局不无关系。这次,最让带队老师吴芸感慨的是,在突发情况下,学生们的沉着冷静善于应对,“这种成长和锻炼比成绩更让人觉得珍贵。”

    根据项目要求,华育中学葫芦车神队需通过一个故事来表现交通问题,并把交通工具当作第一人称,同时至少要采用三种不同的动力来驱动交通工具的行驶,最终交通工具停在指定区域即有技术加分。让人颇为抓狂的是,比赛用的10部车中有一部在临赛前5分发生故障,老师都有一点点着急了。让她欣慰的一幕出现了——“没关系,边比赛边调试,这部车晚点出场!”队长张若愚颇有领袖气质。

    为了营造“夺宝”的故事,同学们还在剧情设计中充分发挥了各个队员的特长。小蒋是校园里的溜溜球达人,一个摇篮式的单摆运动的“炫技”,让观赏指数蹭蹭地直往上蹿。这还没完,被大家亲热地唤为“小胖”的一名队友还配合着溜溜球的表演拉奏小提琴曲。全程伴奏并不稀奇,球动音乐响,效果就出来了!尤其是摇篮式的单摆运动时,《摇篮曲》登场了。

    吴芸老师认为,大多数的科技竞赛都是单打独斗,机械电子类的设计制作都相对直白,而DI的团体挑战赛的魅力更讲究团队合作和配合。“我们的7名队员来自不同的班级,从10月份组队一路磨合参赛至今,他们成了很好的朋友,而队员们动手能力、合作、全局观和临场应变的提升,不仅赛出了成绩,也让他们收获了快乐。这种快乐与个人竞赛相比,应该是翻了7倍的吧。”

    谈及临场应变能力,交大附中嘉定分校的带队老师彭禹也有话要说。此次该校在“科技类挑战题-隐形访客”中也斩获了高中组一等奖,但比赛中的惊心动魄依然让人记忆犹新——最重要的道具之一“鼓风机”居然现场罢工!但现场表演的同学却懂得临场发挥即兴台词:“计划失败,第二次实施计划开始!”看似在与观众交流,其实是在为团队现场解决问题争取时间。

    “用幽默化解一时的惊慌和抓狂,通过现场应变争取时间,这种临场应变让我们感到孩子们的成长。”彭禹赞许道。

    》故事3

    与“风”对话 来沪务工人员子女有创意

    野百合是自然界最普遍存在的植物,但也有绽放美丽的时候。此次,来自真新小学的7名小朋友,就像一朵朵迎来春天的野百合,让人不禁为之鼓掌喝彩。

    短打上阵探索风能

    已是零下3摄氏度的赛场,在8分钟表演时间内,7个孩子却坚持身着短袖T恤、连衣裙,以最好的视觉效果演绎在海边与风的一段“对话”,认真执着又敬业的表情打动了在场的许多观众。这7个孩子有一个共同的标签——他们来自真新小学,他们都是外地进城务工人员子女。

    真新小学此次参加的是“科技类”挑战题,面对“隐形访客”的命题,学生们要探索风力科学如何应用在动感艺术上,创作并表演一个以“隐形访客”为亮点的原创故事,同时将风力的调研融入故事里。

    7个孩子现场演绎的是一个在海边的故事。室内比赛现场的温度仍然低于零度,但孩子们为了更加贴切地表现在海边撒欢、探索风能的主题,还是坚持短打上阵。他们通过与风的“对话”,引出一段探讨——如何将可怕的风变成可爱的风,为人类所用。在大家的努力下,学生们模拟风力发电装置制作成功。

    父母们欲在校门口放一场鞭炮

    这些小朋友能参赛,对于他们的父母而言,实在是有着太大的惊喜和感恩的情怀。当得知孩子们夺得“科技类挑战题-隐形访客”小学组全国二等奖时,父母们真是比孩子还要亢奋。“今天要放鞭炮了!”父母们激动地说道。

    真新小学是嘉定区的一所公办学校,但如今90%的生源都是外地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卜英树学校的科技辅导员,他告诉记者,学校的教育理念就是给所有的孩子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园,“希望他们积极融入上海,并在动手做的过程中为想象力插上翅膀,在玩的过程中了解科学知识。”

    孩子们很聪明也很肯吃苦,这些孩子们的父母也都是质朴又可爱的人,他们正在准备鞭炮和横幅,欢迎大家的凯旋呢。原来,不论成败,家长们都早早决定:在校门口放一场鞭炮,感谢老师对于孩子们的倾心栽培,也给孩子打气,他们也能像城里的孩子一样优秀!

    》故事4

    走出课堂 小朋友学会反思和总结

    在DI上海赛区“终极目标”、“隐形访客”和“无懈可击”中,上师大附属卢湾小学组建了三支队伍,报名参加了全部类别的比赛,结果全线晋级全国赛。此次全国赛,校方综合考虑带出了两支队伍,最终分获小学组2个项目的一、二等奖。上师大附属卢湾小学副校长张育民认为,这与平时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的理念分不开。

    张育民坚信,享受过程,让学生更多机会接触课本之外的东西,往往会收获一些意想不到的“正能量”并受益终身。在过程中,会发掘出自己的爱好,进而是一种“自己要”的探索。为此,学校在每个年级的走廊上都设置了“课程资源角”,“红色理想”、“蓝色智慧”、“绿色探究”、“紫色遐想”和“橙色灵动”。“我们一直鼓励孩子走出课堂,将知识的地基打得够宽够扎实。”张育民说道。

    小朋友们虽然年纪小,但已经懂得总结教训,积累经验。比如,在“终极目标”中,需采用三种不同的动力来驱动交通工具的行驶并停在指定区域,小朋友们比赛时会带上自己制作的“技术参数表”,这里都是自己反复实验积累的要点,“弹簧”动力是放一圈还是放两圈。“会反思和总结,这让我觉得他们身上的大能量。”张育民很是欣慰。

    》比赛花絮

    换章热潮,恍若置身世博会

    DI是一场竞赛,更是一场欢乐的交友盛会。PIN TRADING,徽章交换一直是DI的传统,也是来自各地参赛者互相认识的破冰活动之一。迷上它,只要一秒钟的时间。这种现场换章的热潮,不禁让人感觉“穿越”到了2012上海世博会。

    DI的徽章交换活动中,体现的过程是快乐并且有意义的。记者获悉,徽章交换必须按照DI总部所定的“Fair Trade”(公平交换)原则来进行,也就是不能以金钱来换取徽章,只能“以章换章”,童叟无欺。而其中也蕴含着教育目标——培养参与者与人交流的沟通能力以及展示技巧。

    此次2012-2013年度DI中国区将“徽章吉祥物”定格在无敌美貌的“小蛇”上,寓意2013年是蛇年,同时构成了八款DI中国区的官方徽章。中国区组委会介绍,在中国的传统习俗中,八是一个象征吉祥的数字,代表幸运和幸福,也是人们对美好的向往。于是,今年DI中国区的徽章通过“欢天喜地”、“小巧玲珑”八个字赋予了八款守护神徽章八个名字——欢欢、天天、喜喜、嘀嘀,以及晓晓、巧巧、玲玲和珑珑。

    参赛队员、带队老师、赛区负责人、乃至上一秒钟还是不苟言笑的裁判,在空闲时间都会不由地变身“徽章控”。原来,除了官方徽章,各个省市赛区也有自己的特色徽章,可以作为进一步换章的原始资本。

    “阿姨,您就换给我吧”、“我的棉花糖也是限量的,和你换好不好”……小女孩的卖萌也是一道“绝杀技”,才抵达驻地半天的工夫,惠南第二小学王秦蕾小朋友的证件吊绳上就已经满满都是徽章。现场,更有“大户”将徽章一个个别在T恤上,铺在地上展示并伺机交换。

    》专家说法

    创造条件让学生“玩”科学

    风力科学如何运用在动感艺术上?什么样的结构又轻巧又坚固?以交通工具为第一人称叙事该如何表演?……当全球66个国家的中小学生们都在为这些难题绞尽脑汁,以团队合作的方式给出自己的答案时,DI中国区首席执行官肖力坚持主张,DI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比赛,而是一个教育活动,就像DI的LOGO一样,教会学生们从盒子里跳出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资深教师李柏伟表示认同:“想象力是在见多识广的基础上渐渐产生的,由于长期以来把应试教育看得太重,学生们过去这样的机会并不太多。我们需要给孩子一定的时间空间和机遇去解决问题,创造条件让他们‘玩’科学,经过这样的锻炼,将来可以受用一辈子。”

    随着DI项目的首次落沪,对数百万名申城青少年而言,无疑是又多了一个科技活动平台。李柏伟认为,坚持这个方向,假以时日,肯定是有好处的。他也希望,不仅学校、社会要推动,家长更是应该放手让子女多去参加这样的活动。“我们更希望青少年们能在这样的活动里享受思考和动手的乐趣。毕竟,只有自己亲眼看过、亲身玩过,才会有想象力,不然一切‘创新’都是空谈,也是一种为难。”

    前天举行的“DI创新及素质教育高端论坛”上,来自教育界的许多代表都对DI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和肯定,他们认为,应该把时间、健康和能力还给孩子。

    参加DI,大家的动力是什么?一位老师说得好:相互吸引。尽管素质教育环境依然不那么宽松,我们还是希望保护孩子们的好奇心。希望DI创新思维活动能继续推动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进行,提升了青少年的综合素质。

    关于DI

    DI(Destination Imagination)中文翻译为“目的地想象力”,是一项旨在培养青少年实际创新能力的国际性教育项目,其寓意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关注于对青少年——包括从幼儿园到大学生创意思维、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等能力的培养。

    由DI美国总部批准,2012-2013年度DI创新思维中国区总决赛12月7日至9日在山东省滕州市举行,这是DI在中国的第七届全国性总决赛,更是全中国热爱DI青少年的一场聚会。2012年,在青年报社和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的努力下,DI项目正式落户上海,为全市青少年创造了一个与世界沟通交流的机会和一个创意梦想的舞台。今年也是上海的首次参赛。